《人民日报》关注济源纳米产业
(资料图)
济源网讯(记者 刘永芳)9月4日,《人民日报》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《河南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》一文,重点关注了位于济源的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。
文章开头提到,一种粉末撒在土壤里,遇水能“锁”住铅、镉等重金属,实现对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的修复;另一种粉末添加到工艺流程中,制成的玻璃能阻隔90%以上的红外线,实现高度隔热且不影响透光……在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,多项新材料的中间试验正在开展。
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,是济源立足新发展阶段,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、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,把纳米材料产业作为推动传统产业优势再造、新兴产业换道领跑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的具体体现。
文章指出,自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2021年10月揭牌,截至今年7月底,已有3项科技成果走上产业化之路,累计孵化5家企业。
2019年8月,济源市人民政府与河南大学签约共建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,园区规划用地4000亩,分为中试基地、公共服务平台、产业园及初创孵化园四大板块。如今,这里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纳米技术孵化中心。
济源纳米材料产业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3年。经过20年的发展,济源纳米材料产业从无到有、由小到大、由弱变强,探索形成了“小试+中试+初创孵化+产业化”的全链条、递进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模式。2022年4月,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被列入全省“十四五”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。
围绕建设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奋斗目标,济源科学编制规划,倒排时间节点,明确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,并紧密结合产业特色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,分类绘制纳米材料产业发展图谱,重点发展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、金属纳米材料和陶瓷纳米材料三大系列,逐步实现从原材料到新材料再到制成品、从产业链的前端到后端、从价值链的低端到高端的转变。
济源示范区工科委党组书记、主任李军华说,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源将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力争到2025年实现落地科创平台5至8家,落地产值3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,进驻项目40个以上,总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。
到2035年,济源还将实现千亿级纳米材料产业集群,产业园和初创园进驻项目100个以上,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。
关键词: